今年实体店的日子不好过,各行各业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直播这一卖货形式便成了众多实体门店甚至是网店的救命稻草。于是,我们看到:大大小小不同领域的创业者纷纷挤进了直播这一条路。

另一方面,这条因疫情突然炒热的跑道上,虽是热火朝天,却也不乏不同的声音,有人质疑:这不过是费力赚吆喝、自娱自乐、从众跟风等等。

但,无可否认的是,直播卖货正在快速发展和蜕变成熟中,极有可能成为今后农品出货的重要方式。

理性地说,直播卖货在操作落地过程中的问题有许多不到位的地方,就如同以往推动从坐商到行商的转型过程中遭遇的阻隔一样,给人感觉活动很多、活动内容水分太多甚至很多隐形条件、诱导销售、高频骚扰客户等问题。

但最后,一定是优胜劣汰、剩者为王。

对于新农人来说,永远没有什么最好的、唯一的、一劳永逸的农品营销策略,只有适用的;、有效的、实用的的方式。

比如说,价格战就是行业内实用的营销方式之一。同样的,对于直播卖货我们需要重新审视:

首先,直播卖货不是什么奇特的新事物,它只是线下促销的线上版。只是销售场景从线下门店、活动现场搬到了线上的直播间内。

那么,同样是找到用户、提供产品与服务,实现出货与利润,线上线下客户购买到的都是同品质的产品与服务,还需要分什么三六九等吗?直播的前景还需要犹疑吗?

此外,一些人觉得农产品是十分着重于产品自身的品质,用户无法亲身的体验,而线上直播没办法办到。事实并非如此,现在的直播平台,已经将直播技术更新到相当成熟的阶段,通过直播镜头可以带领粉丝了解整个农产品的文化,包括种植,成长,采摘,包装,销售等全部过程,全方位的获悉产品的所有信息,因而产生信任,无需过度包装,无需品牌不品牌,线上也能有亲临现场般的体验。

最后,不是谁都有成为敢第一吃螃蟹的胆量,更多的人是看到了其他人从中获利,才紧追他人的步伐,加入到直播卖货中来。

例如,今年刚开年正值柑橘成熟旺季,却受疫情影响,各地交通受限,没有果贩采集收购而大面积滞销,滞留枝头,无人采摘。那么就有不少农户发起直播,通过直播平台短时间卖出了数以万斤柑橘的案例比比皆是。 各地更是掀起了县长助农直播带货的潮流!

2月份浙江衢州橘农通过直播,两天时间卖出了6万单椪柑,合计40万斤。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农户为了自救,站在镜头前做起了带货主播,有的店铺每天的销量最高能达3.6万斤。

在3月15日湖北省宜昌秭归一场直播,销售脐橙8300单,约6万斤。直播店铺自参加抗疫专区以来,销售秭归脐橙合计4万单,约29万斤。

可以看出,直播卖货不是农人背水一战、无奈之举,而其实是在销售习惯由线下转变为线上购物的当下,最水到渠成的商业转型。

与其被动等待,错过一个又一个时代,不如投身一试,选择市场上最专业的、最合适的、最具性价比的直播平台。以实战检验真理,以直播破局带货。动起来,才不会落后;跑起来,才能破局成功。

但是,在农品直播的狂热背后,我们一定要认真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否则我们不会在这条路上能走得很远。

01、你的直播流量从哪来?

有了流量,就意味着有了销量。当我们决定开展直播的时候,你首先要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你的直播流量从哪里来?没有流量,直播便失去了真正的价值。

绝大多数的农人做直播,大多借助的是传统的社交软件社群流量。当各个社交圈流量汇集到一起的时候,就形成了一股巨大的爆发力。

作为普通创业者而言,我们不可能像公司一样调动这么多的流量,就只能借助自己的微信好友、微信群以及公众号等渠道。

实际上,不管是企业还是门店,或者普通的农民创业者,都应打造好自己的私域流量池,因为直播初的流量主要来自于自己的私域流量池。

02、你的直播如何提升在线转化?

透过农品直播的浮华表象,我们发现:虽然单场直播的人气可以高达几万甚至数十万(这里的人气其实是点击量,而非关注的粉丝量),但是直播期间的销售转化率却并不是很高。即使有成交,也多集中在中低价位的品类。

关于直播,我们需要关注人气值,更要关注转化率。那么,如何提升直播期间的转化率呢?

一是粉丝的引入渠道要有针对性;

二是直播前的互动和造势很重要;

三是直播时的场景代入,这是促成下单的决定性因素,这也是我们往往忽略的关键点;

最后一点是主播的现场带货能力。

03、你的直播是否具有长久性?

目前,大小家居品牌都在积极试水在线直播,但是我们发现:几乎大多的家居直播都在一个劲的推销产品,这样的直播是否具有长久性?

应该不会,即使你的直播平台目前已经拥有了大量的粉丝。如同我们运营社群一样,一开始效果很好,但你不断的进行商品的秒杀时,只会让你的粉丝离你而去。

对于直播平台而言,我们要做的事情不仅仅集中在卖货,也要有不断的价值输出,比如与粉丝的互动,了解粉丝的购物体验,以及对播主、对农品的看法、相关的意见或者建议等。只有让粉丝觉得你这个直播间有价值了,他才会始终不离不弃。


扫码下载超拼网APP体验丨扶贫助农我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