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财政积极支持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与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十三五”期间争取我省83个县纳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共获得中央财政奖励资金16.76亿元,为全省农村电商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农产品电子交易规模快速提升。2020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实现163.74亿元,同比增长41.66%;今年1-7月,全省农村网络零售额实现246.03亿元,同比增长36.35%,排西部第三、西北第一。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产品销售,活跃了广大城乡市场,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出重要贡献。

一是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的建设改造,重点支持在建档立卡贫困村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拓展村级站点代收代缴、代买代卖、小额信贷、生活服务等功能,增强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能力。截至目前,80个县建成电商服务中心、快递集散中心,建成7991个镇村服务站点,电商服务覆盖全部乡镇和50%以上脱贫村,快递发件成本大幅下降。

二是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培训。结合农村双创和扶贫脱贫,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培训力度,就农村产品上行开展有关网店开设、宣传推广、产品营销等进行实操培训。年均培训10万人次,促成6200多名贫困人员实现电商创业,全省网商由2015年的14万户提升至82万户,电商直接带动220万人就业。

三是助力龙头企业发展和品牌培育。通过支持电子商务进农村,助力齐峰果业、青创联盟等农业龙头企业网销规模快速扩大;三原、汉阴等10多个县推出了公共品牌,富平柿饼、延安苹果、大荔冬枣、米脂小米等一批特色农产品知名度进一步提升。“2020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所列130个品牌中,陕西省上榜20个遥居首位。

四是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规模化、品质化的网销需求和品牌溢价提升,引导冬枣、柿子、猕猴桃、木耳、樱桃、葡萄等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加快产业化进程,从需求端带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眉县、武功两县因发展农村电商带动产业发展成效突出,受国务院表彰奖励。

下一步,省财政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用足中央政策,进一步争取中央支持,争取更多的县区列入国家示范试点,同时用好奖励资金,加快资金拨付,强化绩效评价,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扩大电商进农村覆盖面,助推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双提升,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