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朋社,男,1979年7月生,中共党员,现任武功县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主任,于2015年开始任第一书记,荣获武功县2016年度优秀第一书记荣誉。荣获2017年武功县优秀工作队、2020年县委组织部优秀第一书记荣誉。
该同志于2019年5月按照组织安排,被县残联派驻普集街道办任义乐寺村扶贫第一书记。
·义乐寺村情简介
武功县普集街办义乐寺村南依渭水河畔,北距武功县城3公里,隶属普集街道办,由3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组成,853户,4039人,109名党员,耕地面积2623亩,建档立卡户181户722人,2014已脱贫74户、2015已脱贫8户,2016年已脱贫 51户197人、2017年已脱贫9户39人、2018年已脱贫16户68人、2019年脱贫11户44人,贫困发生率从2018年底 1.7%降到2019年的0.5 %,2020年兜底户12户22人,其中残疾人8户10人,低保户11户22人,五保户1户1人,长期慢病6人,大病1人,无劳动能力16人。全村主导产业为猕猴桃、小麦、玉米、林下养殖等。
·义乐寺村产业发展情况
要实现早日脱贫,就必须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坚持自主发展与集体经济同步的工作思路,因人而异,因人施策。鼓励贫困户韩争狼利用扶贫补贴资金争狼发展大棚;李高站对草莓发展有经验,帮助贷款利用扶贫资金,助其发展了5个大棚;王顺厂的养牛、周创轩的土鸡在他的扶持和引导下发展的如火如荼。
特别是贫困户韩力,因脑梗及家庭变故致贫的他,对新事物接受较强,当他流露出想发展的电商的念头时,王书记经过了解和考察后,争取政策,当天就为他配齐了电商所需的电脑等设备,并为他申请了小额贷款,如今他的新疆干果网上销售火爆,并带动了一个残疾人就业,代售了左邻右舍的猕猴桃,一年收入达3万元,被评为全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在他的带领下,没有搞高大上的产业,而是因地宜的发展猕猴桃园村集体经济,当年收入10万元,实现了盈利和分红。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王书记提倡其通过三变加入合作社,实现入股分红,目前全村共有6个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建档立卡户79户254人,互助资金组织1个,12户发展种植业,8户发展养殖业,48户入股合作社每年实现分红,群众的收入得到大幅提升。
·义乐寺村帮扶政策落实情况
他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全村医保实现全覆盖,并享受建档立卡户相应补贴,慢性病签约67人,办理慢性病卡 67人。为10户贫困户申请小额免息贷款 40.46万元。
确保31户低保户 31户,46户残疾人生活补贴 、护理补贴 22 人 享受到位,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为5户贫困残疾人申请了自主创业5000元补助,为3户贫困残疾人申请了无障碍设施改造,解决了出行难的问题,为12户残疾人申领了辅助器材,为一户残疾人实施了电商补贴1万元 。
联系县科协为村民组织了6场次的猕猴桃培训,丰富了村民种植知识,联系西安附属医院为群众组织3场次的义诊活动。动员武功县精神病院为全村的精神病患者组织了体检并实施了免费送药活动。
开展三帮三送活,累计为48户送米面油等物品每年各4次。动员单位同志先后为5户贫困户开展送衣物、送文具等活动。先后协调单位为帮扶村拨付扶贫资金9万元。贯彻政策,落实政策,让党的春风惠及到每一个贫困户身上。
·义乐寺村扶贫建设概况
扶贫事情无大小,一枝一叶总关情。先后为贫困户张全兴老两口住在菜地里老房子里,拉通了自来水。与村委会班子商讨,为危房户王羽申请了危房改造,争取了补贴资金,换了门窗,盖了厨房和厕所,以前的脏乱差不复存在。为杨爱花联系医院补牙,为张联社办理残疾证,为张坐国办理低保证。总之事无巨细,只要是贫困户的事情,他都当作自己的事情。老话说要想富,先修路。
义乐寺村8条街道3条排水不畅,群众怨声载道。与村上一道积极争取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先后对两条街道进行了硬化,修建了排水,计划在今年对全部存在问题街道进行整修。村办企业大都建在田间,如猕猴桃电商园、15个鱼池,万吨冷库、樱桃园等出行极不方便,积极联系相关部门硬化生产路,使生产和企业出行通畅无阻,方便了群众,也方便了企业。
截止目前先后硬化生产路1520米,村间街道1210米,改造下水道1230米,新打机井5眼。并争取资金3万元对全村环境卫生进行了全面整治,村容村貌全面改观,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在一年来的扶贫工作中,王朋社深入群众,排忧解难,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争取项目,改善村貌,义乐村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切实发挥了驻村第一书记的带头作用,赢得了村民的赞誉和好评。截止目前,全村卫生室、学校、图书室、学校机构齐备,电力、网络、安全用水全面覆盖,金融服务点健全,村间道路全部硬化,集体经济稳定发展,实现了贫困村摘帽脱贫。
——义乐寺村·驻村工作队
超拼网丨编辑:沐云白
扫码下载超拼网APP体验丨扶贫助农我们在路上